市市场局多举措强监管保障中秋国庆“双节”市场安全

日期: 2021-09-17 浏览量:211 来源:阜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编辑:张晓慧 文字大小:

为了让全市城乡居民欢度一个安全、健康、平安、祥和的中秋国庆佳节,阜新市局按照省局、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采取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企业、入市场、查源头、排风险、强监管、除隐患,保障“两节”期间全市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确保节日市场货丰价稳,购销两旺,安全有序。

一是及早动手,抓好落实。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是人民群众出行消费的高峰时期,也是市场监管领域安全风险集中,事故易发时段。阜新市局从8月底开始,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迎中秋、庆国庆,保安全”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行动。为此,阜新市局组专班,派专人,成立6个督导检查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指挥,班子成员和副县级领导干部各执一队,市局抽调食品、药品、药械、特设、质量、价竞、执法队精干力量,分赴各县区,督导检查“双节”市场。同时,市局还制定印发了《阜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中秋、国庆期间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监管重点、工作要求和督导督查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二是借力“创城”,强化监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阜新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按照“一年补短板、强弱项,两年大提升,三年冲刺达标”的要求,阜新市局以此为契机,把“双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放在对瑞轩、意通两个批发市场和早市、农贸市场、食品“三小”监督管理上。全面加强进口冷链食品、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消毒消杀,以及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主体监管。在工作中,阜新市局紧紧围绕与百姓节日生活密切相关、消费量大的食品,不断强化月饼、蔬菜、畜禽肉、豆制品、白酒、食用油等农副产品监管,组织开展了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经营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类、生产经营宣称特殊功效的食品、“三无”食品、“山寨”食品、过期食品、商标侵权食品、劣质食品和囤聚居奇、哄抬物价、串通涨价、虚假表示、夸大宣传等违法行为。

三是开展药品、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两节”期间,百姓用药及电梯、锅炉、客运索道、大型娱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安全,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方面,阜新市局会同省药监局稽查九处,重点对全市药品生产、批发企业,零售药店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药品质量、进货台账、生产批号、药品有效期,以及医师坐堂、处方药开具等经营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对大润发、新玛特等大型商超和高铁站及海棠山、乌兰木图山等9处旅游风景区客运索道、滚梯,加油站、加气站、危化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特别是对阜新氟化工园区内34家危化生产企业进行重点逐一排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

四是加强值班值宿,畅通消费维权渠道。在“两节”期间,阜新市局实行“领导带班制”,每天由一名市局领导班子成员或副县级干部带班,并做好交接班记录和小结。加强市局8890消费维权平台建设,畅通渠道,方便群众投诉举报,依法维权。为此,阜新市局通过新闻媒体和融媒体介绍8890平台,利用高层住宅电梯、高铁及城市广场电子显示屏及城市公交、出租车顶灯宣传8890消费者投诉举报方法,扩大消费维权百姓知晓度。同时,8890平台实行24小时全天候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接到投诉举报,立即分拨,市场监管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调处纠纷,依法行政。

据统计,在“两节”期间,阜新市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200多人次,检查市场主体1.5万户次,查扣不合格食品500多公斤,立案查处民生领域“铁拳”案件42件,案值320多万元,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20多份。检测各类广告18.1万条次,抽检食品2492批次。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