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0-07-24 浏览量:156 来源:阜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今年上半年,阜新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提升服务效能,强化责任担当,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促进全市市场主体稳步健康快速发展。据统计,今年1—6月,全市拥有各类市场主体155270户,注册资本(金)1965.9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72%和17.27%;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0203户,注册资本(金)123.34亿元。主要采取“六项措施”。
一是坚持“两手抓、两不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阜新市局及早调整工作思路,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一手抓疫情防控常态化,另一手抓市场主体提质增量。市局会同市发改委等六部门出台了《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若干意见》、《阜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二十条》等多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实行登记注册“网上办、掌上办、寄递办、预约办”,启动疫情防控物资生产经营应急审批模式,在全市10个登记注册窗口,普遍实施“首问负责、预约登记、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鼓励引导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复市复业,发展生产,扩大经营,夺回疫情造成的损失。
二是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助企融资。借鉴辽宁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经验,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进程。同时,利用“百亿送贷行动”,开展送贷进企业、进园区、进乡村活动;利用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商标专利权质押,盘活“休眠”资产,助企融资,走出困境。仅今年前6个月,全市就为1884户市场主体,融资24.38亿元。
三是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助力市场主体发展。首先,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减少办照流程,实行“一窗受理、一人通办、一办到底”,一般性企业开办由3个工作日内办结,缩减到4个小时内办结,其中,企业设立登记由1.5个工作日内办结,缩减到2个小时内办结。其次,实行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推进“政银助企登记注册一体化平台”建设,与中国银行等八家银行的17家网点,开展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业务,共有1378户企业通过银行网点办理登记注册手续。第三,深化企业名称登记改革。实行经营范围登记规范化,并通过“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进一步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将企业自主核名范围扩大到企业分支机构和个体工商户。
四是深入园区(基地)上门服务,现场办公。上半年,阜新局组成专班,配备专人,先后深入到海州区智能无人机基地、细河区圆梦创业孵化基地、新邱区“百年国际赛道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大市场和阜蒙县铸造产业园区,开通“登记注册服务直通车”,建立实时联络机制,聘请协办员,开展业务培训,实施网上申报、现场办公,现场核审,送照上门,实现入驻孵化园区,创业基地企业办照“一次不用跑”,足不出户就能领照。
五是发展“地摊经济”,点亮城市烟火。地摊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式,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扎实推进“六稳”促进“六保”,阜新市场监管局把发展“地摊经济”作为“保市场主体”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大力支持扶持,积极鼓励引导海州区兴顺夜市、细河区万达夜市、太平区红玛瑙夜市发展壮大。按照市场规范化管理和阜新“创卫”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基础上,做好夜市防尘、防腐、防蝇及清洁消毒、食品安全,助力“夜经济”发展。目前,三个夜市已有个体经营者560户,安置就业近千人。
六是鼓励“个转企”扩大市场主体总量。上半年,阜新市局将鼓励引导个体工商户做大做强,转企升级作为提质增量的重要抓手。把省市“个转企”指标层层分解,传导压力,并与绩效考评挂钩,建立月通报,季考评制度,通过《简报》及时总结归纳“个转企”进展情况和经验做法。建立“个转企”培育库。每个县区都确立培育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寻找“个转企”增长点。截至目前,阜新市已实现“个转企”420户,完成省指标的105%,完成市指标的76.36%。
主办单位:阜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新渠路1号 邮编:123000 Email:gsj6691509@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98号
辽ICP备2021000807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48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6691509 网站举报邮箱:fxscjdgl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