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局采取“四项措施”全力加强非公党建,护航非公经济发展

日期: 2022-08-25 浏览量:570 来源:阜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编辑:张晓慧 文字大小: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党组高度重视“小个专”非公党建工作,始终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党建工作纳入党组中心组工作之中,建“班子”、搭“台子”、活“棋子”,织密体系,创新载体,问计于需,服务主体,促进全市非公经济党建工作跃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目前,全市共有非公经济党组织476个、党员4090名,在34个基层市场监管所设立“党建工作站”。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率先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综合党委。在全市68家蓝天医药门店设立“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阜新宏润百货公司被中国个私协会确立为“全国‘小个专’非公党建创新试点单位”。

一是建立“小个专”党建组织,加强组织体系建设。针对缺乏非公党建专职负责机构、上下工作衔接不够顺畅,力量保障严重不足等实际问题,从构建明晰的组织体系入手,建机构、明责任,去年6月,在全省率先组织成立了“阜新市非公经济组织综合党委”,并完成了市个私协会换届工作,市市场监管局党组将与“小个专”党建工作联系密切的业务科室吸纳进来,形成了以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宏观指导,市非公经济综合党委统筹协调,市个私协会具体推进,相关科室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为全面做好“小个专”非公党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加强党建引领,增强非公经济党组织凝聚力。今年7月1日,市非公经济综合党委同市社科联、王府镇政府、王府镇辉彤村、辽宁波森特生态农场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庆七一,喜迎二十大”主题党日活动。在王府镇辉彤村党群活动中心文化广场,重温入党誓词,听取驻村第一书记讲解王府镇红色历史文化,感受厚重王府的发展历程,树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信念。指导阜新市宏润百货公司以红色工程为载体,激发红色引擎聚合力。打造红色驿站,红色书屋、红色乐园等职工红色文化活动阵地,激发员工爱党爱国情感,激活企业内生动力。

是组织开展悬挂“共产党员经营户”标牌活动。为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向纵深开展,充分调动党员经营户的模范表率带头作用,打造诚信经营品牌,推动党员业户“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带头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今年7月1日,经过各县区摸底排查、走访调研、层层筛选,阜新市局为80户党员业户颁发了“共产党员经营户”标牌,签订党员诚信经营承诺书,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在全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专业市场中选出诚信守法、回报社会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推广和发扬,提高“小个专”经营者对党员示范经营户的认同,有效带动全市个体私营企业文明、守法、诚信经营,促进非公经济党建工作。

四是搭建“三个平台”,创新激活载体。围绕“小个专”分散范围广,人员流动大等特点,市市场监管局搭建协调联动、信息互动、学习交流三个平台。邀请市委组织部,细河区委组织部、市场监管局、商务局深入到阜新市商贸城和阜新市二手车市场召开党建推进会,现场指导将两个市场打造成一流党建专业市场和商圈示范点。同时,依托省市场监管局非公经济组织党建数据平台,开发了阜新市“小个专”党建管理台账系统,建立党建联系群、个私协微信群和公众号,创办《工作简报》,打造非公经济党组织宣传阵地平台,引领非公党员听党话、感党恩,红心向党,产业报国。执法“亮剑护航”等专项行动,将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工作全面融入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当中,并推进监管工作常态化。严厉查处了假冒驰名商标、特殊标志等知识产权侵权违法案件。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有效衔接,联合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阜新市司法局建立了知识产权诉讼调解对接机制,不断满足创新主体多元化的纠纷解决需求。深入开展“蓝天”行动,对全市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打击“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恶意商标代理行为”等违法违规行为,规制商标恶意注册、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专项整治工作。

五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支撑力。开展维权援助服务。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全市两县五区、高新开发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实现挂牌运行,有效解决了创新主体在知识产权维权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升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便民利民服务水平。在阜新第二届文旅商务节暨第十七届辽宁阜新玛瑙节期间,现场设置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点,受理各类投诉举报,咨询指导。成立了阜新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推广利用调解方式快速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有力促进人民调解与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优势互补、无缝衔接。

六是推进知识产权保险,促进转化运用效果提升。市市场监管局全面加强与平安财产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战略合作,推动开展专利被侵权损失险业务,为中小企业办理专利被侵权损失险5笔,使企业有效运用保险金融工具降低侵权损失和维权成本。加强与工信、科技等部门合作,建立知识产权协同运用工作机制。重点推进高校院所专利成果转移转化,研究编制《产学研合作协议知识产权相关条款工作指引》,引导高校院所与企业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产学研合作,鼓励和支持高校院所将“沉睡专利”以技术转让、作价入股的方式向企业转移转化,今年高校院所、企业转让许可专利数量达30余件,创历史新高。

目前,阜新市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24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89个,产学研联盟153个,辽工大有效专利948件。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17件,同比增长11.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5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6件;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3家、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1家。在全市评选的“十强十佳”民营企业榜单中,综合实力“十强”和科技创新“十佳”民营企业85%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全市16家瞪羚企业全部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