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管理局四项举措强化食品销售监管成效凸显

日期: 2023-05-09 浏览量:1445 来源:阜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编辑:张晓慧 文字大小:

年初以来,阜新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地区实际,对标先进,合力攻坚,实施“互联网+智慧化+网格化”监管创新模式,不断强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城区早市、农村食品经营店等重点场所和重点区域日常监督管理,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食品药品安全三年攻坚行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省局认可。日前,“全省食品销售监管工作暨农村经营店规范化建设现场培训会”在阜新市召开,阜新市局以《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奋力开创食品销售监管新局面》为题介绍了经验。

一、因地施策,推行基层治理网格化监管

一是完善管理体系,切实提高监管效能。按照“多格合一、多员合一、一格多用、一员多能”原则,以市场监管专业网格与社会网格有机结合为基础,社会网格以发现问题为核心,专业网格以解决问题为核心,通过建立相互衔接、责任到人、覆盖所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市场监管网格,把监管“触角”延伸到社区村屯和门店网点,构建起了巡查能到位、问题能发现、隐患能消除、违法有查处的新型基层治理市场监管网格化监管新模式。

二是强化协调联动,积极构建共治格局。构建由市局、县区局、市场监管所、社会三级网格组成的市场监管四级网格体系,明确各级网格主要职责,压实各方工作责任。细化食品监管网格化考核评分标准,实行积分制,根据社会网格员对网格内食品监管领域的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政策法规宣传等工作开展情况,给予积分奖励,根据积分数量由属地政府落实奖励补贴,确保网格员点到哪儿,执法人员站到哪儿,实现精准监管执法、贴身为民服务。

三是突出治理成效,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感。2022年以来,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社会网格员出动2560人次,检查食品销售单位9145家,通过网格员“一线哨兵”作用,发现食品销售环节风险隐患问题363个,收缴假冒伪劣食品2120公斤;在“保卫舌尖安全”专项行动中,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数量和金额均为全省第一,获省食办和市政府通报表扬;查办各类食品违法案件 581件,同比增长220%;涉案金额24万元,同比增长220%;罚没金额195万元,同比增长220%。

二、攻坚克难,打通早市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

一是认真研判,建立长效机制。针对早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难点、堵点,以及百姓最为关注的现场暴露制售、“三防”措施不到位等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顽疾,市局组成专班,对我市城区早市基本情况开展了专项督导和调研。经过认真梳理和仔细研判,制定出台了《阜新市早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细则》,细化早市食品安全常态化管控措施。

二是摸清底数,健全监管档案。阜新市现有西山、西苗圃、东风路、商贸城、红三街、红玛瑙6个政府划定区域的城区早市,共有1810户业户取得了《食品摊贩备案登记卡》,日均销售额近100万元。按照“一户一档”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辖区早市食品摊贩监管档案,为规范早市食品安全提供了基础保障。

三是强化督导,整治安全隐患。自早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细则实施以来,每个月第一周,由市局主要领导带领班子成员和副县级干部、相关科室、执法队组成了6个督导组,践行“一线工作法”,周六早6:00-8:00到6个早市进行现场督查指导,坚持问题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117户现场制售食品经营业户全部配备了早餐车,395家经营直接入口食品“三防”设施已到位.

三、源头管控,强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追溯监管

一是开展行政约谈,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市局食品经营科会同辖区市场监管局对3家农批市场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责任约谈,要求其健全完善食品检验检测室,及时上传快检信息;入场销售者全部建立电子档案,并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张贴承诺书;定期以市场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自查,查验入场销售者食用农产品的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承诺达标合格等合格证明文件,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义务。

二是实行驻场管理,强化食用农产品源头管控。对瑞轩和意通物流园2家批发市场实行驻场管理,保障规范化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每天早5点到8点指定市场监管人员负责市场准入准出、检验检测、索证索票等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截止到目前出动执法人员616人次,对农药残留问题较多的蔬菜开展市级监督抽检58批次,查处禁限用农药残留蔬菜案件3件,向涉及地市场监管和农业农村部门发出通报函3份。

三是加强督导检查,推进追溯系统应用到位。为保证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取得“开门红”,市局分管领导带领食品经营科先后6次到2家农批市场督导检查,同时联合执法队对瑞轩和意通物流园两家农批市场重点品种(韭菜、芹菜、豇豆、油菜)进行快速检测24批次(结果全部合格),并对市场主办方快检真实性进行审查,构建从进入批发市场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链条、全过程、数据通的追溯体系。

四、创新实干,强化智慧监管能力建设

一是细化工作任务。市局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了局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了《阜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推进食品药品智慧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并就如何全面开展智慧监管工作进行部署。食品业务科室制定了主体自查和日常监管功能推进时间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确保形成合力。

二是明确监管范围。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全市所有食品食用农产品销售者、食用农产品销售者、特殊食品销售者、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从事食品贮存业务的非食品生产经营者(第三方冷库)及食品摊贩纳入智慧监管范围。

三是提升监管效能。在食品经营单位显著位置公示食品安全监管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扫描公示的二维码可查看企业信息和日常监管记录,同时各县区通过智慧食药平台的监管端的应用,实现智慧化办公、无纸化办公,降低了检查频次,减轻业户负担,优化了营商环境。

截至目前,全市3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内252户入场销售者已全部建立了档案,上传快检信息3318批次;58家溯源商户将主体码张贴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购买人员使用微信小程序即可扫码购买;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采购的15家学校食堂、单位食堂、中央厨房、学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大型商超使用追溯系统“扫码”并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入驻“阜新智慧食药APP”食品销售单位达到7580家,监管人员开展线上日常监管520家次。

下一步,阜新市局将按照省市要求,致力于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来,围绕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食品安全风险,着力推动全市食品销售安全形势持续改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